7月底以来,高温炙烤,旱情肆虐,洈水灌区两省三县(市)近50万亩农田集体“喊渴”。为有效应对旱情,洈水水库从8月5日10点开始,陆续开启澧、南、北3条干渠闸门放水,为灌区人民送上“及时水”、“幸福水”……
灌溉水源宝贵,为了水源的有效利用,洈水局工管单位干部职工在输水线上顶烈日、战酷暑,认真做好闸门巡查、水量统计、渠道疏浚、旱情摸排……默默当好灌区“赶水工”,把抓好当前的抗旱灌溉工作作为履好职、尽好责的具体行动。

8月4日10:00,开闸放水前,南副坝管理所人员根据所内安排,对低压节制闸门进行测试检查,并对测流断面水草杂物进行清理,确保渠系建筑物通水时发挥正常效能。

金星管理段在主动与当地党委、政府就农田干旱严重和牲畜饮水难等情况进行交流后,再次对快活岭节制闸、尤坪泄洪闸、黑老铺节制闸以及各闸控站进行电动和手动启闭操作,保证在抗旱灌溉中能够正常操作,始终确保渠道工程安全、良好运行。

8月10日12:00,杨林市管理段王卫东在渠道巡查至46km时,发现该处人行桥被浪渣和杂草堵塞严重,上下游水位落差近0.4m,45+950km处渠水已经开始漫堤,对人行桥及下游台山渡槽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王卫东第一时间向工程管理科做了汇报,并当即与副段长王雪晴跳到渠底,对堵塞物进行清理。近4小时的奋战,险情彻底消除,保证了工程安全通水。

茶市管理段克服人员少、段面长、工作量大、情况复杂等工作难点,实行灌溉和养护并进,加强和地方政府及各村的及时联系沟通协调,要求每村派两名协管人员加强对渠底水草的清理和设备设施的安全监管。实时监测水流情况,做好水量统计,为灌区合理按需配水提供科学依据。

培里桥管理段及时掌握周边2个乡镇的用水情况,搞好科学调水;针对渠道水位高、流速快的特点,加强重点部位的巡视检查,实时观察水量的变化情况,确保渠道堤身安全,确保放水抗旱安全高效进行。
正是这群“赶水工”始终发扬“求实、负责、献身”的水利精神,始终做到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才使得干渴的农田及时灌溉,才有了沉甸甸的稻穗在风中来回摇摆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